長假將至,疫情未止 不要急著“放飛自我” 做好個人防護 才能享受大好時光!
長假將至,疫情未止
不要急著“放飛自我”
做好個人防護
才能享受大好時光!
檢查出肺結節怎么辦?
是不是都需要手術呢?
想要擁有健康美麗的皮膚嗎?
浙大二院蔡綏勍主任
教你科學護膚
快來mark這三句話!
胸外科
復合型新輔助治療
高風險肺癌患者的新希望
肺癌發病及死亡率居惡性腫瘤之首,是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手術是肺癌患者治愈的主要手段,然而高風險患者的術后轉移復發率仍然居高不下。新輔助治療是針對這一問題設計的一種“三明治”治療模式,然而遺憾的是傳統的新輔助化療給患者帶來的生存獲益并不理想。
近日,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項3期臨床研究(CheckMate 816)打破了這個僵局(N Engl J Med. 2022 Apr 11. doi: 10.1056)。該研究顯示新輔助免疫+化療(手術前先進行3個療程的免疫+化療)能夠顯著降低高風險肺癌患者的轉移和復發率。更重要的是,該新輔助治療能夠明顯提高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的完全性病理緩解率及生存時間。
該研究為ⅠB期及以上肺癌尤其是局部晚期患者的治療提供了一個更好的選擇。實際上,浙大二院胸外科早在2018年便已開始了高風險肺癌的免疫新輔助治療臨床探索(NCT03732664)。經過近5年的臨床實踐,在高風險肺癌患者的病情評估、新輔助治療方案選擇及手術治療等方面均已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目前,浙大二院胸外科正在積極探索進一步優化免疫新輔助治療方案、尋找新的治療靶標和療效預測監測手段,爭取早日進一步造福廣大肺癌患者。
解讀人
伍品
博士,浙大二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浙江省杰出青年,浙江省醫壇新秀,碩士研究生導師
擅長以微創手術為核心的胸外科常見腫瘤的個體化綜合治療,于《IMMUNITY》等頂級期刊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獲浙江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等,入選浙江省衛生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及浙江大學醫學院拔尖人才培育計劃。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
擔任浙江省免疫學會臨床免疫專委會青委會副主任,Frontiers in Oncology客座編輯,Frontiers in Immunology等審稿編輯。
胸外科
新輔助免疫治療聯合微創手術
食管癌患者的新福音
食管癌是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我國食管癌的發病率居癌癥第六位,死亡率則為第四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占全球的55%左右。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是食管癌患者治療的主要手段。
近年來,微創食管癌切除術因能獲得與開放手術相似的腫瘤學效果,并具有降低圍術期并發癥發生率,縮短住院日等優勢,而逐漸得到認可。雖然,食管癌術后的總生存率近年來有所提高,但局部晚期食管癌術后復發率仍達33.7%。2020以來,免疫治療已成為局部晚期術后輔助治療的一線方案。免疫治療繼續向圍手術期推進,或是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獲得術后長期無疾病生存的新希望。
近日,來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一項多中心,2期臨床研究(NIC-ESCC2019)報告了最新的結果(Int. J. Cancer. 2022;1-10. doi:10.1002/ijc.33976)。在新輔助免疫+化療(手術前先進行2個療程的免疫+化療)結束后,91%的患者接受了微創食管癌手術。76.5%患者實現了腫瘤降期,完全性病理緩解率 (35.3%)。術后隨訪1年生存率98%,1年無進展生存率94%。整個治療期間副反應不高,患者耐受度良好。該研究結果為局部進展期食管鱗癌患者的治療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
浙大二院胸外科已常規開展微創食管癌切除術,在病情評估、手術方案和圍術期處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免疫新輔助治療方案、尋找新的治療靶標和療效預測監測手段,爭取早日進一步造福廣大食管癌患者。
解讀人
王琪
博士,浙大二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
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浙江省教育廳項目1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SCI收錄的英文期刊及中華醫學系列雜志上共發表專業論文多篇。
擔任浙江省醫學會胸外科學分會秘書;浙江省醫學會胸外科學分會青委會副主委
擅長肺部腫瘤、食管腫瘤、縱隔腫瘤等胸外科疾病的綜合治療。
廣濟一周第99期到這里就結束了 感謝各位讀者朋友的支持
如有相關建議或意見
歡迎在下方留言
五千年的春天
一直就在
平平仄仄的詩行里躑躅
春山春水,春風春雨
春草春花,春日春泥
春夜春心,春社春耕
如此繁復的春之詞匯
恍如洞開一個
春天的語言世界
葳蕤出一片古老詩意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往期回顧
審核 | 陳國忠
責編 | 陳丹
人點贊
人收藏
打賞
打賞金額
認可我就打賞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賞作者
認可我就打賞我~
掃描二維碼
立即打賞給Ta吧!
溫馨提示: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