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為頭痛,伴有惡心嘔吐、頸項強直、活動受限、抽搐等癥狀,重者可導致癱瘓,甚至死亡。
隨著氣溫升高
最近多地出現福壽螺泛濫的現象
廈門近期也出現了
福壽螺的蹤影
疾控專家提醒
對于福壽螺,不要輕易觸碰
近日,廣東惠州江北一處公園湖邊的地面上、露出水面的石頭和植物莖葉處,都能看到許多桑葚般大小、粉紅色不明物體。 而這些粉色物體,正是福壽螺的卵聚集而成的。 廣東惠州市疾控中心寄防消殺科副科長 邱衛衛:福壽螺卵本身并不存在危險,但是盡量不要讓小朋友觸碰和把玩,外環境各種細菌、病毒和寄生蟲還是很多。 而在廈門
近期也出現了福壽螺的蹤影
近日有市民發現,在廈門五緣灣濕地公園迷宮區域,有不少粉紅色的類似蟲卵的東西,附著在水域內的棧道木樁上。
據園區內的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粉色的卵,正是福壽螺的卵,近期氣溫回升也加速了它的繁殖。為了減少福壽螺對水域的影響,每天都會安排人員清理。
食用福壽螺
后果究竟有多可怕?
微信視頻預覽查看
福壽螺曾經是國人餐桌上常見的一道菜。即使是現在,在周邊國家,福壽螺仍是一道網紅美食。但是,福壽螺是不能食用的。
福壽螺是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每只福壽螺內可含廣州管圓線幼蟲3000~6000條。
如果生吃螺肉,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極易引起食源性廣州管圓線蟲病。 感染此病后,幼蟲會侵入人腦,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嗜酸細胞增多性腦膜炎,做血液檢查可發現患者嗜酸性粒細胞水平急劇升高。 患者進食螺肉后2~5天內發病,臨床表現為頭痛,伴有惡心嘔吐、頸項強直、活動受限、抽搐等癥狀,重者可導致癱瘓,甚至死亡。
怎么區分福壽螺與田螺?
福壽螺,又名大瓶螺、蘋果螺,個體大,每只100~150g,最大個體可達250g以上,有巨型田螺之稱。
福壽螺外觀與田螺極其相似 ↓↓↓
大小 田螺個頭較小,1~1.5cm的占多數;福壽螺個頭要大好幾倍。
外殼
福壽螺的外殼呈淡橄欖綠色或黃褐色;田螺的外殼顏色則為青褐色。
椎尾
福壽螺椎尾平而短促;田螺的椎尾長而尖。
螺蓋
福壽螺螺蓋偏扁;田螺的螺蓋形狀比較圓。
螺肉
福壽螺的螺肉顏色較淺,多為黃白色;田螺的肉多為青褐色。
螺卵
福壽螺的卵呈粉紅色;田螺的卵為透明色。
外出游玩時,
在河道、水田邊看到野生螺,
可不要隨便撿。
一切螺類 (注意是一切螺類) 包括田螺 一定要煮熟再吃!
轉發,讓更多人知道吧!
來源:福建衛生報綜合央視財經、廈門廣電、福建疾控、人民日報
編輯:小楓
審核:黃美輝、朱曉潔
分享 收藏 點贊 在看
人點贊
人收藏
打賞
打賞金額
認可我就打賞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賞作者
認可我就打賞我~
掃描二維碼
立即打賞給Ta吧!
溫馨提示:僅支持微信支付!